產品別名 |
燃氣鍋爐,1.5噸蒸汽鍋爐,天然氣熱水鍋爐,液化氣熱水鍋爐,生物質熱水鍋爐,燃柴油熱水鍋爐,10噸蒸汽鍋爐,11噸蒸汽鍋爐,12噸蒸汽鍋爐,13噸蒸汽鍋爐,14噸蒸汽鍋爐,15噸蒸汽鍋爐,16噸蒸汽鍋爐,17噸蒸汽鍋爐,18噸蒸汽鍋爐,19噸蒸汽鍋爐,20噸蒸汽鍋爐,21噸蒸汽鍋爐,22噸蒸汽鍋爐,23噸蒸汽鍋爐,24噸蒸汽鍋爐,25噸蒸汽鍋爐,30噸蒸汽鍋爐,35噸蒸汽鍋爐,40噸蒸汽鍋爐,50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鍋爐用途 |
工業(yè)鍋爐 |
安裝方式 |
快裝鍋爐 |
出口壓力 |
低壓 |
加工定制 |
是 |
結構 |
三回程水火管式 |
結構形式 |
臥式 |
燃料 |
燃氣鍋爐 |
燃燒方式 |
室燃爐 |
循環(huán)方式 |
輔助循環(huán)鍋爐 |
樣式 |
臥式 |
產品組成及工藝流程
1、系統(tǒng)設計概況:
加熱爐由燃燒系統(tǒng)、供熱系統(tǒng)、電氣控制系統(tǒng)所組成。本公司為客戶成套供應加熱爐的主機和輔機以及有關的技術文件。
(1)、燃燒系統(tǒng):
①燃煤爐包括:燃燒室、鼓風機、引風機、除塵器、空氣預熱器(節(jié)能熱水器)、上煤機、出渣機、煙囪。
②燃油(氣)爐包括:儲油(氣)槽、燃燒器、燃燒室、空氣預熱器(節(jié)能熱水器)、煙囪等。
③煙道氣余熱爐包括:爐體、煙囪。
(2)、供熱系統(tǒng)包括:爐體、儲油槽、膨脹槽、循環(huán)泵(兩臺其中一臺備用)、注油泵、過濾器、油氣分離器等。
(3)、電器系統(tǒng)包括:電器控制器及其檢測儀表。
(4)、技術文件:安裝和使用說明書、強度計算書匯總表、產品質量證明書、產品出廠清單、總圖、本體圖、監(jiān)測儀表安裝圖、有機熱載體爐供熱工藝流程示意圖、有機熱載體爐基礎圖。
2、設備功能簡介
(1)、用熱設備
用熱設備中被加熱物料的需要溫度,決定了導熱油的工作溫度,導熱油的溫度要比被加熱物料的溫度高,其溫差越大,所需的加熱面積越小,溫差大必然使導熱油溫度高,而某些化工物料在高溫下易裂解、焦化,因此,選用溫差大小應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以免使導熱油超過大使用溫度,或損壞被加熱物料。
(2)、有機熱載體爐是加熱系統(tǒng)的關鍵設備。有機熱載體爐一般采用管式爐,為避免超溫結焦,導熱油在爐管內的流速不宜太低,但流速太高會增加流動阻力,多消耗循環(huán)泵壓頭及功率。
有機熱載體爐排煙溫度較高,一般在300-400℃。尾部應加空氣預熱器或節(jié)能熱水器等輔助受熱面,降低排煙溫度,以提高熱效率,節(jié)約能源消耗。
(3)、循環(huán)油泵
本系統(tǒng)采用RY系列熱油循環(huán)泵,密封可靠,無泄漏,是導熱油爐強制循環(huán)的動力。要求每臺熱油爐配置兩臺熱油循環(huán)泵。
(4)、膨脹槽(高位槽)
膨脹槽用作導熱油因溫度變化而產生體積變化的補償,從而穩(wěn)定系統(tǒng)導熱油的壓力,同時,還可以幫助系統(tǒng)脫水排汽。因此,膨脹槽應設置在比系統(tǒng)設備或管道高出3米標高處。
膨脹槽為常壓容器,設有與大氣相通的排氣孔,溢流口,以及為確保系統(tǒng)安全工作的低液位報警裝置。
膨脹槽內導熱油的存量控制應是:當系統(tǒng)在室溫時,只有1/3容積的充滿度;而當系統(tǒng)處于運行溫度時為2/3的容積充滿度。
正常工作時應保持高液位狀態(tài),當突然停電或油泵發(fā)生故障而需緊急停爐時,可以將冷油置換閥打開,此時,高位槽的冷油利用其位能流經爐管排入儲油槽,從而防止爐管及導熱油超溫過熱。
(5)、儲油槽(低位槽)
儲油槽主要用來儲存膨脹槽、爐管及系統(tǒng)排出的導熱油。正常工作時應處于低液位狀態(tài),隨時準備接受外來導熱油。排氣口(放空口)應接至安全區(qū),且不得設置閥門。
(6)、注油泵
注油泵用于供油,一般采用冷油齒輪泵。
(7)、油過濾器用于過濾并清除系統(tǒng)中的異物、結焦物等。一般用金屬絲網(wǎng)粗過濾。但導熱油加熱運行中還會因局部過熱生成焦碳顆粒及少量高聚物,為提高導熱油和有機熱載體爐的使用壽命,可使用不銹鋼粉末冶金濾芯過濾器做精過濾裝置。
(8)、油氣分離器:用于分離系統(tǒng)中的空氣、蒸汽及不凝性氣體,并將其導入膨脹槽內排出。其安裝的高度、水平進出口至少與管路高點平齊。
(9)、安全閥
安全閥應設置在有機熱載體爐出口管線上,排放口與儲油槽接通,且與爐體間不得設置閥門,主要用來防止閥門的誤操作引起的導熱油升溫超壓。
(10)、燃燒系統(tǒng)輔機:
使用請參照相應的使用說明書。
3、工藝流程
有機熱載體爐供熱系統(tǒng),根據(jù)實際情況可設計不同的工藝流程。本工藝流程組成:
(1)、注油:向系統(tǒng)注入導熱油,油源由外部或儲油槽提供。
(2)、主循環(huán):載熱體加熱油爐獲得熱能后向用熱設備供熱,由循環(huán)油泵、熱油爐、用熱設備、油汽分離器、過濾器及其連接管道、閥門組成。
(3)、冷油置換:緊急停爐或停電時為防止爐管內導熱油過熱,此時應立即打開冷油管線上的冷油置換閥門,利用膨脹槽的靜壓頭,把爐內的高溫導熱油置換出來,并排入儲油槽。本系統(tǒng)由膨脹槽、油氣分離器、過濾器、循環(huán)泵、熱油爐、置換閥及其連接管道組成。
(4)、溢流、排氣、膨脹槽的過剩油液通過溢流管自動流入儲油槽、膨脹槽,儲油槽的氣體分別由放空管通至安全區(qū)。
(5)、溫度、壓力、壓差顯示。表示系統(tǒng)內導熱油循環(huán)情況,反映供熱系統(tǒng)工況正常與否。
(6)、輔助排汽:當導熱油初始脫水階段,氣量較多時,可經輔助排氣閥門及管線進行輔助排氣,此時應關閉膨脹槽上的放空管閥門,以免導熱油被氣沖走,從放空管噴出。加熱爐正常工作時,關閉輔助閥門打開放空管閥門,系統(tǒng)內產生的微量氣體,通過油氣分離器經排氣管排出。
(7)、旁路:在停止向用熱設備供熱時開啟旁路閥門,起旁路循環(huán)作用。正常工作時關閉旁路閥門,膨脹管起導熱油熱膨脹溢流和自動補償作用。
4、控制系統(tǒng)
控制系統(tǒng)工作原理參見隨機出廠技術文件資料《電氣原理圖》,并請對照熟悉其工作原理。
控制系統(tǒng)是整個有機熱載體爐的控制中心,通過溫度、壓力傳感等儀器儀表,用以進行有機熱載體爐的動力和主要工作參數(shù)的控制和顯示。
循環(huán)油泵和備用循環(huán)油泵均為單控制,一般情況下15KW以下的電動機為直接啟動,15KW以上的電動機為Y/Δ降壓啟動,并設有熔斷器或自動開關進行過載或短路保護。
鼓、引風電動機設有手動和自動檔控制,處于手動檔時為單機運行控制并受超溫設定值限制,處于自動檔時受工藝溫度、低壓差、溫的設定值和低液位控制。
工藝溫度、低壓差、溫的設定值和低液位信號均來自于布置在有機熱載體爐介質進出口處的溫度傳感器(鉑熱電阻)和壓力傳感器(遠程壓力表),通過數(shù)字顯示調節(jié)儀表輸出,低液位信號來自于布置在高位膨脹罐上的浮球液位控制器。
注油泵、上煤機、出渣機、鏈條爐排變速箱等電動機均為單控制,詳見隨機出廠技術文件《電氣原理圖》。
C—儲備系數(shù):考慮介質長期使用和品質變化留有余地,一般取30~50℃左右。
2、導熱油需要量的確定
導熱油少需要量的確定按下式計算:
Q=1.2(A+B+C+D)
式中:Q-導熱油少需要量
A-爐內容油量
B-用熱設備容油量
C-供熱管線容油量
D-高位膨脹槽低液位所需油量
3、導熱油的性能要求
導熱油的性能應具有:熱穩(wěn)定性好,密度適中,黏度小,比熱大、餾程和閃點較高、酸值和殘?zhí)康暮康?、無雜質、抗氧化性能強、壽命長等特點。
4、導熱油的使用與取樣分析
導熱油經過脫水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種、牌號、類別、制造單位的導熱油不易混合使用。需要混合使用時,混合前應按原導熱油制造單位提供的混用條件和要求進行。
導熱油長期在高溫下使用,其品質會緩慢地發(fā)生變化,如在超溫條件下運行則品質劣變會很快,因此使用中的導熱油每年應對其殘?zhí)?、酸值、黏度、閃點等進行取樣分析,當有兩項分析不合格時或導熱油分解成分的含量超過10%時,應進行更換或再生。
殘?zhí)恐担ò碐B268c SH/T0170 GB/T17144測定)<1.0%,當>1.5%時,應進行再生處理,否則不應再繼續(xù)使用。
酸值(按GB24747-2009測定)<0.5mg/g,當>1.5mg/g時,應停止使用。
運動黏度(40℃)(按GB/T265 GB/T11137b測定)<40mm2/s,當>60mm2/s時,不應再繼續(xù)使用。
閃點(閉口)(按GB261測定)≥100℃,當≤60℃時,應停止使用。
導熱油的使用還應按照導熱油使用說明書的規(guī)定和要求進行。
導熱油的選用對熱油爐系統(tǒng)的安全、壽命及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