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北五味子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五味子年生長周期受不同年度,不同地區(qū)影響較大,5月初芽膨大,開始萌動,5月10日左右葉芽開放,5月下旬為展葉期,6月初開始旺盛的高生長,5月中下旬出現(xiàn)花蕾,6月中旬開花,9月15日左右果成熟,而牡丹江地區(qū)的江山嬌林場要比小興安嶺的伊春各物侯早10-15天,這與各地氣溫、活動積溫的高低有直接關系。
五味子的大生長周期是:由種子培育的實生苗,年高生長8-12cm,很少側枝,地下根系良好,須根多,而無地下匍匐莖。第二年高生長20-40cm,分生出3-6條地上蔓,根系發(fā)達,龐大,有2-4條匍匐莖。第三年高80-150cm,少量開花,多為雄性花,根部萌發(fā)出基生蔓。第四年高150-200cm,雄花增多為6-9倍,開始出現(xiàn)少量雌性花,第5年少量結果,第6-7年進入成果期,產量急增。以中、下部結果為主。第8-9年,結果部上移,下部出現(xiàn)棵禿。第十年結實力下降,須用基生枝蔓更新。
五味子為常用滋補強壯中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其來源于木蘭科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后者習稱“南五味子”。兩者歷史上均以不同來源的同一味藥物進行收載和使用。李時珍謂:“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產者色紅,北產者色黑,人滋補藥北產者良”。2000年版藥典部將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別收載為兩個品種。五味子僅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規(guī)定特征成分為五味子醇甲,其含量不得少于0.4%。南五味子指華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含總木脂索以五味子酯甲計,不得少于3.0%。由于歷史的原因,至今仍有五味子與南五味子不分的情況存在。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