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刺槐那有,呼和浩特刺槐,刺槐苗木價格,內(nèi)蒙古刺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防護樹 |
品種 |
刺槐 |
樹齡 |
6年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花 |
類別 |
觀花類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是否古樹 |
否 |
是否移植苗 |
是 |
樹型 |
卵圓形 |
修枝以后,主干或主要側(cè)枝上的旺長枝,要進行摘心或剪梢;對樹干基部疏枝處和冬打頭的主干,所萌發(fā)的新芽和萌條都應(yīng)及早剪去。修枝應(yīng)在夏季進行,以6月上旬至7月上旬為宜,具有小、快的優(yōu)點,一般不再萌發(fā)大量枝條,有利于幼樹生長。
刺槐種植需注意的是造林地不能積水,旱不死的刺槐,但是刺槐很容易淹死。特別是皖槐1號速生刺槐,因其生長速度快、樹形優(yōu)美,對水肥和栽培管理技術(shù)要求也高。只有有好的質(zhì)量,才會有很高的栽培效益。
刺槐的形態(tài)特征:蝶形花科刺槐屬喬木,樹冠橢圓狀倒卵形。樹皮灰褐色,縱裂。枝條具托葉刺,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7~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葉端有小尖頭。花蝶形,白色。莢果扁平,種子腎形,黑色?;ㄆ?月,果10~11月成熟。
刺槐原為溫帶樹種,在年均溫5℃,年降雨量400mm以下地區(qū),地上部年年凍死,來年春天重新萌發(fā)新枝,故多呈灌木狀態(tài),不能正常開花結(jié)實。只有在年均溫7℃以上,年降雨量500mm以上,土壤濕潤肥厚的地方,能成長為高大喬木。由于幼齡期間(3—5年生)枝條受凍害,樹干分杈、樹形彎曲。年均溫8—14℃,年降雨量在500—900mm的地區(qū),刺槐生長良好,樹干通直,在年均溫15℃,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地區(qū),刺槐的飼用栽培生長期長,長勢旺盛,是營造飼料林的優(yōu)良樹種。
刺槐在各種土壤上均能生長,對酸性土,中性土、含鹽量0.3%以下的鹽堿土均能適應(yīng),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濕潤的土壤生長佳。刺槐有一定的耐旱與耐瘠薄土壤的能力,但在不保水的土壤上如長期干旱,刺槐會干梢,生長緩慢。嚴重干旱會落葉,甚至大量死亡。水分過多,常發(fā)生爛根和紫紋羽病,導(dǎo)致全株死亡。地下水位過高,也易引起刺槐爛根和枯梢。刺槐喜光不耐陰,陽坡比陰坡長的好,株叢過密要及時間伐,飼用栽培要及時刈割,反之生長緩慢。刺槐萌發(fā)力和根蘗的分蘗性都很強,樹干或枝條受機械損傷或砍伐后,仍能萌發(fā)出新的枝葉。
毛刺槐:
為蝶形花科刺槐屬,落葉喬木,高達2-4米,枝及花梗密被紅色刺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7-15枚,近圓或長圓形,長2-5厘米,總狀花序,具花3-7朵,花冠玫瑰紅或淡紫色,果長5-8厘米,很少發(fā)育,花期在7月,果熟9-10月。
刺槐又稱洋槐,原產(chǎn)于美國東部,后來引入我國,該樹種耐貧瘠、生命力旺盛,除種子繁殖外,還能大量孽生,現(xiàn)廣布于南北各地。刺槐花是上好的蜜源,槐蜜清香甘甜,頗受人們喜愛?;被ú粌H能吃也能入藥,具有涼血止血作用,可用于大腸下血、咯血、崩漏等。 國槐是中國樹種,壽命很長,故有“唐松晉槐”之說。其質(zhì)地堅實,是木材;同時又是的。花果均可食用,花常制茶、烹調(diào)方法與刺槐花同,果多熬膏用。常飲槐米茶,有降壓、軟化、改善冠流作用,可替代維腦路通。 葉、花、果、枝、根、樹皮、樹膠、樹耳都入藥。常用的當(dāng)屬槐米、槐花、槐角?;被ㄓ袥鲅寡⒔祷鹱饔?,治便血、尿血、痔血、崩漏、瘡毒等?;苯怯?、潤肝、涼血作用,治心胸?zé)?、風(fēng)眩欲倒、陰瘡濕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