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馬褂木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喜溫暖濕潤氣候,在深厚、肥沃、濕潤、酸性土上生長良好。稍耐陰,不耐水濕,在積水地帶生長不良。種子發(fā)芽率很低,但萌芽力強。北美鵝掌楸 L.tulipifera 喬木,高達60m胸徑3.5m;樹皮深縱裂。小枝褐色或紫褐色,常具白粉。葉馬褂狀,長7-10cm,近基部具2-側裂片,上部2淺裂,幼葉下面被白色細毛,后脫落無毛;葉柄長5-10cm。
花單生枝頂,花被片9枚,外輪3片萼狀,綠色,內(nèi)二輪花瓣狀黃綠色,基部有黃色條紋,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稱是“Chinese Tulip Tree”,譯成中文就是“中國的郁金香樹”。它生長快,耐旱,對病蟲害抗性?;ù蠖利?,秋季葉色金黃,似一個個黃馬褂,是珍貴的行道樹和庭園觀賞樹種,栽種后能很快成蔭,它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主要生長在長江流域以南。主治痹痛,風寒咳嗽等疾病。喬木,高達40米,胸徑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葉馬褂狀,長4-12(18)厘米,近基部每邊具1側裂片,先端具2淺裂,下面蒼白色,葉柄長4-8(-16)厘米。
為促進早期苗木生長、發(fā)育,細致整地和施肥。播種前1個月,深翻圃地,施腐熟廄和餅肥3~3.75t/hm2,并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0.2%溶液消毒土壤。土地整平后,按100~120cm,高25cm,步道寬30cm做好苗床。播種前30~40d,對種子進行催芽,催芽后播,發(fā)芽率高,出苗整齊。
一般3月上中旬進行栽植。應選在比較背陰的山谷和山坡中下部。庭園綠化和行道樹栽培應選擇土壤深厚、肥沃、濕潤的地段。栽植地在秋末冬初進行全面清理,挖穴,穴徑60~80cm,深50~60cm,翌年3月上中旬施肥回土后栽植,用苗一般為2年生,起苗后注意防止苗木水分散失,保護根系,盡量隨起苗隨栽植,株行距以2×2m~2×3m為宜。
馬褂木病蟲害很多,馬褂木的主要病蟲有炭疽病、白絹病。炭疽病危害馬褂木主要發(fā)生在葉片上,病斑多在主側脈兩側,初為褐色小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中央黑褐色其外部色較淺,邊緣為深褐色,病斑周圍常有褐綠色暈圈,后期病斑上出現(xiàn)黑色小粒點。病原為Gloeosporiumsp,屬半知菌腔孢綱黑盤孢目黑盤孢科盤圓孢屬。分生孢子盤無剛毛,分生孢子長橢圓形,無色,單胞,內(nèi)含1-2個油球。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盤在病殘株及落葉上越冬。分生孢子隨風雨、氣流傳播,從寄主的傷口或氣孔侵入,在梅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發(fā)病嚴重。
鵝掌楸為古老的孑遺植物,在日本、格陵蘭、意大利和法國的白堊紀地層中均發(fā)現(xiàn)化石,到新生代第三紀本屬尚有10余種,廣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qū),到第四紀冰期才大部分絕滅,現(xiàn)僅殘存鵝掌揪和北美鵝掌楸兩種,成為東亞與北美洲際間斷分布的典型實例,對古植物學系統(tǒng)學有重要科研價值。喜溫涼濕潤氣候,速生,通常用種子繁殖?;ù竺利?,葉形奇特,為園林綠化優(yōu)良樹木;樹皮入藥,祛水濕風寒;木材淡紅褐色,紋理直,干燥少開裂,比重0.58克,可供作家具、建筑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