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蘋果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蘋果樹多為異花授粉,有2%~4%的花座果較為理想。雖然成熟蘋果的大小、形狀、顏色和酸度因品種和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而差異很大,但通常圓形,直徑50~100毫米,帶紅色或黃色。
蘋果為一栽培種,迄今尚未發(fā)現(xiàn)其原種。中國原始蘋果稱為“柰”,生長在新疆一帶,因為“柰”的品質差,生產上早已淘汰,由西洋蘋果取代。西洋蘋果引進以山東煙臺早,公元1871年,由美國長老會成員約翰·倪維思引入煙臺,了中國蘋果栽培的新紀元。西北產區(qū)、西南產區(qū)等蘋果產區(qū)均直接或間接地從煙臺引進苗木,學習技術,煙臺是中國蘋果種植、蘋果文化的根脈所在。2006年,煙臺市蘋果協(xié)會邀請國內對“煙臺蘋果”進行論證,一致認為“煙臺是我國栽培蘋果發(fā)祥地”。
蘋果的芽按性質分為葉芽、花芽兩種。葉芽呈三角形,尖長而彎曲,展葉后長成枝,叫做新梢或營養(yǎng)枝。枝條按生長狀況可分為:徒長枝、普通枝、纖細枝、葉叢枝:蘋果的花芽為混合芽。
開花:蘋果開花期因各地氣候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一般在4~5月份,每花芽有花3~7朵,且中心花先開。蘋果是異花授粉植物,大部分品種自花不能結實。各類結果枝的比例因樹齡、品種不同而有變化。通常是幼樹的長果枝和中果枝較多,隨著樹齡的增大,短果枝比例迅速上升,及至盛果期,一般可達70%以上,衰老期幾乎完全是短果枝。從品種上看,金帥等品種的長果枝與中果枝較多,新紅星、紅富士等品種的短果枝比例大,遼伏等品種容易形成腋花芽。
蘋果的果實是由子房和花托發(fā)育而成的假果,其中子房發(fā)育成果心,花托發(fā)育成果肉,胚發(fā)育成種子。果實的體積膨大,前期靠細胞迅速分裂的細胞數(shù)目的增多,后期靠細胞體積的膨大。
果實體積的膨大,中期到成熟之前較快,初期和末期較慢,果實重量以成熟個月增長快。果實發(fā)育期的長短,一般早熟品種為65~87天,中熟品種為90~133天,晚熟品種為137~168天。果實色澤是商品的重要指標。蘋果著色的好和差與糖分的積累、礦質元素的協(xié)調、環(huán)境條件和激素種類、含量等關系很大。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