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四翅濱藜苗,四翅濱藜樹苗,四翅濱藜,四翅濱藜小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防護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1年 |
樹形 |
垂枝形 |
樹型 |
圓柱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果 |
四翅濱藜為準常綠灌木,高1~2米。 枝條密集,樹干灰黃色,嫩枝灰綠色。葉互生, 條型和披針型,全綠,長1.5~6.8厘米;葉正面綠色, 稍有白色粉粒,葉背面灰綠色粉粒較多。無明顯主莖,分枝較多,當年生嫩枝綠色或綠紅色,木質化枝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有裂紋?;▎涡曰騼尚?,雌雄同株或異株,花期5~7月。胞果有不規(guī)則的果翅2~4枚, 果翅為膜質,種子卵形,7月中下旬開始掛果,9月下旬成熟,種子有后熟作用。
四翅濱藜屬于自由授粉植物,其子代分化十分明顯,形成各種不同的形態(tài)類型,干型有直立型、匍匐型;葉有常綠、準常綠,大葉型和小葉型;枝條有干梢、不干梢型。
四翅濱藜具有很強的耐鹽性。用 0. 8% ~ 1. 4% 鹽液連續(xù)澆灌 12 d,四翅濱藜能正常生長,在含鹽量為 1. 3% 的土壤或用含鹽量為2. 5% ~ 4% 的 海 水 灌 溉 也 能 正 常 生 長 ( 劉 英,2002),說明其耐鹽性很強。四翅濱藜的光合速率日變化具有明顯的雙峰特征,且呈現(xiàn)“午休”現(xiàn)象。E 午后呈明顯的單峰曲線。WUE 在早晨出現(xiàn)峰值后平緩下降。四翅濱藜在嚴重干旱脅迫下 WUE 明顯提升,部分了植物在干旱逆境中的生長和發(fā)育。對 3 種灌木的主要抗旱生理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抗旱能力依次為梭梭> 多枝檉柳> 四翅濱藜,但差別不大。
肉蓯蓉傳統(tǒng)寄主植物為藜科植物梭梭,具有耐旱、耐寒、耐鹽堿、耐貧瘠等特性,以梭梭為寄主植物種植肉蓯蓉已經(jīng)獲得了成功,但梭梭年生長量較小,經(jīng)濟價值較低。為了解決傳統(tǒng)寄主植物的弊端,以四翅濱藜為寄主植物的肉蓯蓉,四翅濱藜和梭梭都屬于藜科屬植物,兩者基源相同,這為接種肉蓯蓉提供了科學依據(jù),四翅濱藜生物量大,接種成功可為肉蓯蓉提供更多的養(yǎng)分,有益于肉蓯蓉的生長,研究表明,四翅濱藜在高鹽堿地的造林成活率明顯紅柳、多枝檉柳、梭梭等抗鹽堿樹種。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