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14公分欒樹,欒樹苗木產(chǎn)地,萍鄉(xiāng)欒樹,欒樹廠家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行道樹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8年及以上 |
樹型 |
卵圓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花葉均可 |
欒樹苗的園林綠化用途
欒樹苗的抗風能力較強,可抗零下25℃低溫,對粉塵、二氧化硫和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入秋葉色變黃,果實紫紅,形似燈籠,具有很高的觀賞性,是常用的行道樹種之
欒樹苗的繁殖
欒樹主要是以籽播繁育小苗為主,主要特點粗放管理出芽率高,生長速度快且繁殖成本低。?欒樹種子的出芽率比較高在90%左右,生長速度快,籽播的小苗當年可長至1米左右高度。
欒樹的移植
當年培育的欒樹苗來年春天即可移栽,移栽的密度不宜太大,一般50公分×80公分的株行距佳,移栽后壓根平茬,當年可長至2-2.5米高度,2-3年可長 至3公分左右,需再次進行移植或出售一批。再次移植時需對苗木進行定桿,正常定桿在3米至3.5米之間進行截頭,直徑3-4公分移植的株行距 120×150公分,直徑6-8公分的株行距150×200公分,直徑10-12公分的株行距在200×300公分即可,移栽種植后當年好不要施肥,長 至第二年在施肥。
欒樹土壤要求
欒樹樹干不易長直,次移植時要平茬截干,并加強肥水管理。春季從基部萌蘗出枝條,選留通直、健壯者培養(yǎng)成主干,則主干生長快速、通直。次截干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干處理。以后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時要適當剪短主根和粗側(cè)根,以促發(fā)新根。欒樹幼樹生長緩慢,前兩次移植宜適當密植,利于培養(yǎng)通直的主干,節(jié)省土地。此后應(yīng)適當稀疏,培養(yǎng)完好的樹冠。施肥:施肥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長根后,宜結(jié)合澆水勤施肥。在年生長旺期,應(yīng)施以氮為主的性肥料,促進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質(zhì)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農(nóng)家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既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yǎng)分,又起到保溫、改良土壤的作用。隨著苗木的生長,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滿足苗木生長對養(yǎng)分的需求。次追肥量應(yīng)少,每畝2500g至3000g氮素化肥,以后隔15天施一次肥,肥量可稍大。
北欒樹形態(tài)特征
北欒樹屬無患子科欒樹屬。北方欒樹為落葉喬木,樹形端正。枝葉茂盛而秀麗,春季嫩葉多為紅葉,夏日黃花滿樹,入秋葉色變黃。北方欒樹合適性強、季相鮮明,是完全的綠化,觀葉樹種。
北欒樹園林用途
北方欒樹在園林綠化中大量作為庭蔭樹、行道樹及園景樹,同時也作為居民區(qū)、工廠區(qū)及村旁綠化樹種。欒樹作為的行道樹品種,在道路綠化中使用,能快速的起到綠化效果。以半冠苗木栽植,當年既有非常出色的綠化效果,北方栽植欒樹,通常帶土球起苗,成活率相當高。春季未發(fā)芽前,可以裸根起苗栽植。欒樹被廣泛使用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濟南、青島、鄭州、無錫、石家莊等城市,綠化的成功,效果的體現(xiàn),都達到預(yù)期的效果。
名稱:北欒樹
別名:北京欒、北方欒、燈籠花、黑葉樹、木老芽
觀賞期:全年
生長期:4~9月
分枝點:2.5米-3.3米
包裝:土球、裸根、假植苗
育苗方法:籽播
種類:落葉喬木、行道樹、觀賞樹
栽植季節(jié):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注:春季發(fā)芽前、秋季落葉后成活率高,夏季種植成活率相對較低(夏季建議選種假植苗,需提前做假植)
欒樹的種植方法
伴隨著園林行業(yè)的發(fā)展,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植物開始進入到城市綠化或者是園林設(shè)計當中。而其中欒樹在很多地方都有著的流行度,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它適應(yīng)于很多的用途,無論是作為道路兩旁的主干樹木還是作為庭院的遮陰樹木,它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對于園林設(shè)計和城市綠化人員來說,掌握欒樹的種植方法就是很有必要的,在工作中必然會使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