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藤本爬山虎,常青藤,五葉地錦,三葉地錦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注意讓根自然伸展,不能卷曲,要剪去斷根,生長不良黑根,再加入培養(yǎng)土。當加土至盆深的1/3時,將植株輕輕提取2~3厘米,使根伸展自如,并與土壤密接.用手壓實后加土至盆口下3厘米處,使盆面土與植株根頸處相平,然后澆透水,置通風好,半陰處緩苗,7~10天后置通風好,陽光充足處。生長期間澆水看盆土干濕而定春天澆水要充足,以供生長和開花的需要。夏季在傍晚澆水量可多些,入冬前澆1次透水,冬季一般不澆水??傊?。
否則施肥時應含有磷50-75 ppm。爬山虎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氮素的吸收量不同,前期對氮素要求不多,但生長后期(40~70天以后)要求有充足的氮肥供應,在其整個生長期內吸收的總氮量為每株0.5克,而且硝態(tài)氮的吸收量大于氨態(tài)氮,過多的氨態(tài)氮常導致植株葉片與花蕾脫落。因此管理過程中應以使用硝態(tài)氮為主。施肥:好以滴灌的方式提供肥水。施肥時氮肥與鉀肥的濃度大體相當。則氮鉀肥的濃度為150~200ppm如果栽培基質中使用了過磷酸鹽在植株冠幅達到栽培容器的邊緣以前不要施肥或僅少量施肥如果不能每次澆水時都施肥,則應該每澆水3次以后施一次營養(yǎng)液。
爬墻虎應每年換盆一次,同時補充有機質。含有機質的泥炭土是栽培爬墻虎好的基質。爬墻虎可以用頂芽扦擂或分株法繁殖,一般均以后者為主,繁殖于每年春換盆時進行,分株時注意子株的根部至少要有2~3節(jié),同時還要有足夠的葉片提供養(yǎng)分,若所分出的植株太小,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復原。將分株后的植株種植在含有泥炭土的培養(yǎng)土中,置于半日照下即可。直立性爬墻虎宜于室內作盆栽,其中斑葉爬墻虎,箭羽爬墻虎和白爬墻虎的植株較大,適合做大型盆栽,紅羽爬墻虎和花紋爬墻虎的株型中等,較適合作中,小型盆栽。
并加入馬蹄片作基肥。生長期追施1~2次液肥。每次施肥量按液體計可與每次的澆水量相當。施肥前盆土應基本干燥。先松土再施肥效果更好。肥料種類應視植株種類和生長階段不同而選擇,一般小苗期以氮肥為主,花芽分化期和開花結果期以磷鉀肥為主。春天氮肥可多一些,越冬前氮肥要少施。葉多肉植物氮肥可稍多,而莖干狀多肉植物和球形掌類植物應以磷鉀肥為主。由于這類植物根部滲透壓很低,施肥濃度要盡量淡一些,寧可多施幾次。施肥:盆栽時將砂質壤土和少量腐熟堆肥配合而成。盆底鋪入碎瓦片和粗砂也不要冒險施以濃肥。
而不用種子繁殖,它的種苗就是掌片。其方法是,當新芽生長半年以上,肉質莖(掌)半木質化時用利刃沿基部割下,切口用50%多菌靈800倍化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化液浸泡一分鐘消毒后,放在干燥的地方晾曬5~7天。待傷口稍干愈合后,扦插即可。掌片插人的深度以掌片高度的1/3為宜。在保持掌片直立不倒的前提下,地面以上部分稍大為好,埋土過深容易引起地下部分腐爛。每畝栽2500株為宜,行距8.0厘米。繁殖:爬墻虎一般采用無性扦插繁殖株距3.5厘米。
采收,加工,貯藏:爬墻虎嫩莖生長速度較快,一般從出芽到食用成熟,約需15天左右,莖片越老,纖維含量增多,同時酸度也在不斷增強,品質下降,所以當嫩莖達到食用成熟時應及時采收,以便在提的同時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促進其后嫩莖的生長。作為蔬菜的掌片多以采收第三代掌片為主。在肥水管理及時的條件下,第二代掌片上,至少可采割5次以上。掌片在低溫下貯藏,可保鮮一個月左右。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