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chǎn)日期見包裝保質期見包裝凈含量500g保存方法置于陰涼干燥處沖調方法見包裝
三種經(jīng)典食用方式(附搭配建議)
1. 直接含服(功效直接)
方法:取一勺(約 5-10 克)膏方直接放入口中,含化后咽下,吸收速度快。
適合人群:
追求吸收的失眠人群(睡前含服)。
中老年人(吞咽功能良好者)。
搭配建議:含服后喝一小杯溫水,避免膏方過甜刺激咽喉。
2. 溫水沖服(口感更溫和)
方法:10 克膏方 + 100-150 毫升溫水(40-50℃,不燙嘴為宜),攪拌均勻后飲用。
適合人群:
脾胃虛弱者(溫水稀釋減少刺激)。
青少年或對甜度敏感者(可酌情加溫水沖淡)。
進階搭配:
陰虛體質:沖服時加 5 顆枸杞,增強滋陰效果。
氣血不足:加 1 勺桂圓肉煮水,放溫后沖膏方飲用。
3. 搭配食材烹飪(食療拓展)
煮粥 / 湯:
例 1:小米粥煮好后,加入 10 克膏方攪拌,適合脾胃虛弱兼失眠者(小米健脾,膏方)。
例 2:銀耳蓮子湯燉好后,放涼至溫涼狀態(tài),加入膏方調勻,增強滋陰潤肺功效(適合秋季干燥失眠)。
糕點調味:
制作山藥糕、南瓜餅時,將膏方代替白糖調味,既增香甜又添功效(適合不喜藥味的人群)。

關鍵提醒
體質差異:無論年齡大小,若屬于陰虛火旺(易上火、口干舌燥)、濕熱體質(口苦、舌苔黃膩),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如鎮(zhèn)靜類藥物),需先咨詢醫(yī)生,避免成分沖突。
替代方案: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若需,可通過調整作息、飲食(如熱牛奶、百合粥)或物理放松(如泡腳)等更安全的方式調理。
總之,茯苓酸棗仁膏更適合 18 歲以上、無特殊疾病的人群作為日常調理品,年齡并非標準,體質和健康狀況才是判斷前提。若有長期睡眠問題或慢性疾病,建議就醫(yī),而非依賴食療。

成分與功效特點:三重核心成分協(xié)同作用
成分 特性 協(xié)同功效
百合 性微寒,味甘,歸肺、心經(jīng),含秋水仙堿、黏液質等,善養(yǎng)陰潤肺、清心除煩。 與酸棗仁共奏滋陰之效,緩解陰虛火旺導致的失眠、口干、潮熱。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心、肺經(jīng),含茯苓多糖,能健脾利濕、寧心。 健脾以助氣血生化,解決 “脾虛失眠”(如多夢易醒、乏力),并調和百合寒性。
酸棗仁 性平,味甘、酸,歸肝、膽、心經(jīng),含酸棗仁皂苷,是經(jīng)典藥材,能養(yǎng)心陰、益肝血、斂汗。 針對心肝血虛引起的失眠(如難入睡、心悸),搭配茯苓增強效果,搭配百合防燥膩。
輔助成分 常配蜂蜜(潤肺調味)、紅棗()、桂圓(溫補)、蓮子(清心)等,根據(jù)配方不同調整。 優(yōu)化口感,增強健脾、等功效,平衡主成分藥性(如蜂蜜緩解茯苓淡味,紅棗中和百合寒涼)。

注意事項:基于特點的服用建議
因 “膏” 制宜:膏方滋膩,痰濕體質(舌苔厚膩)需先祛濕再服用,避免加重黏膩感。
控糖版本:傳統(tǒng)配方含糖,糖尿病患者可選 “無蔗糖版”(用低聚糖替代),或自制時減少冰糖用量。
季節(jié)適配:秋季適合服用(百合潤肺對應秋燥),夏季可冷藏后沖服,緩解暑熱傷陰。
總之,百合茯苓酸棗仁膏的核心特點是 “而不燥,滋陰而不膩,健脾而不滯”,通過多成分協(xié)同,在溫和調理中改善失眠及相關亞健康問題,適合追求 “藥食同源” 養(yǎng)生的人群長期服用。

需謹慎食用的年齡段及注意事項
1. 兒童(12 歲以下)
不建議食用的原因:
兒童脾胃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茯苓酸棗仁膏中部分成分(如酸棗仁、蓮子)可能不易消化,過量食用易導致腹脹、腹瀉。
膏方通常添加蜂蜜或糖分,兒童食用可能增加齲齒、肥胖風險。
特殊情況:
若 12 歲以上青少年因學習壓力大出現(xiàn)輕度失眠,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少量服用(每日不超過 5 克),需嚴格控制劑量。
2. 孕婦及哺乳期女性
需謹慎的原因:
酸棗仁雖為良藥,但中醫(yī)理論認為其可能對子宮有一定刺激作用(雖無明確臨床數(shù)據(jù),但為安全起見需謹慎)。
茯苓、桂圓等成分可能影響孕婦體質(如桂圓性溫,過量易上火),哺乳期女性食用后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
建議:
如需服用,需咨詢中醫(yī)師,根據(jù)個人體質判斷,避免自行食用。
3. 嬰幼兒(3 歲以下)
禁止食用:
嬰幼兒消化系統(tǒng)極脆弱,膏方中的中藥材和糖分可能導致消化不良、過敏等問題,需完全避免。

食用禁忌與注意事項
不宜與藥物同服:若正在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如艾司唑侖)、降壓藥等,建議間隔 2 小時以上服用膏方,避免藥性沖突。
控制糖分攝入:傳統(tǒng)膏方含蜂蜜或冰糖,糖尿病患者需選擇無蔗糖配方(可用赤蘚糖醇等代糖),并嚴格監(jiān)測血糖。
過敏排查:服用可先嘗試 5 克,觀察 24 小時是否出現(xiàn)皮疹、腹瀉等過敏反應,尤其是對百合、酸棗仁過敏者需禁用。
感冒發(fā)熱時停服:感冒期間脾胃功能減弱,且膏方滋膩可能阻礙病邪排出,建議病愈后再繼續(x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