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制作
原料:面粉500克(可做30塊),老酵少量,雞蛋5只,糖250克,吉士粉15克(香料粉),鹼適量,發(fā)粉20,熟豬油50。
做法:
雞蛋打碎,將以上原料放在一起攪勻 (一般500克面粉需要5只雞蛋、250克糖),倒入方盤內蒸25分鐘,取出后切開裝盆即可。注意方盤底部要抹油,以防沾底。
古法制的馬拉糕,主要材料是面粉、牛油、雞蛋、豬油,以及酵母,經過發(fā)酵后,再放到蒸籠里蒸熟。經過發(fā)酵后的馬拉糕呈金黃色,而一般經過大約三天左右的發(fā)酵時間,馬拉糕就會變成深褐色,這時才放到蒸籠去蒸,才能做出馬拉糕那種蓬松的質感。
馬拉糕,源自廣東的傳統(tǒng)點心,以其特的蓬松口感和香甜味道,成為了廣東茶樓里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在廣東,人們喜歡在悠閑的早晨或午后,走進茶樓,點上一壺香茗,配上幾塊馬拉糕,享受一段寧靜的時光。
馬拉糕的特點是外皮酥脆,內里柔軟,口感層次分明。它不像一般的蛋糕那樣細膩,而是帶有一定的韌性和嚼勁。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雞蛋的鮮美和糖的甜蜜,讓人回味無窮。
相信很多人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少對于吃有一些研究,就拿廣東來說,吃的種類還是比較多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以及水里游的樣樣俱全。而在廣東當?shù)?,馬拉糕也算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物。它口感松軟而且香甜,是很多老人和孩子的愛。
馬拉糕屬于粵式糕點,為什么會有馬拉糕這種奇怪的名字呢!有一種說法是馬拉糕是東南亞馬來族人的一種食品,后來傳入廣東,才慢慢演變成現(xiàn)在的馬拉糕?,F(xiàn)在馬拉糕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一款非常好吃的餐點。
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