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廈門,瓷器,交易,機構 |
面向地區(qū) |
品牌 |
舊木良品 |
|
材質(zhì) |
紅木 |
擺掛形式 |
擺飾 |
表面工藝 |
印刷 |
尺寸 |
80*38cm |
風格 |
田園 |
工藝 |
雕刻 |
是否可定制 |
是 |
適用場景 |
家居 |
紋飾圖案 |
樓閣亭榭 |
造型 |
動物 |
一是內(nèi)在因素,它由四個方面構成:1、質(zhì)量因素,分為三個檔次,即、上品和普品。民窯的價格永遠比低級大路貨高出幾十倍。2、器形因素,也分為三個檔次,即陳設器和文房用品;第二,佛像雕塑,
茶壺,鼻煙壺等立件;第三,碗、罐、盤等日用器物。3、紋飾因素,分為四個檔次,即人物畫,山水畫第二,鳥獸花卉畫第三,圖案畫第四。4、品相因素,表現(xiàn)為器物的新舊程度、程度和工藝水平等。5、文化效應
,分為三個檔次,為文化名人用過的器物,第二為陶瓷名家制作的器物,第三為有畫有字的器物(一般瓷器上的字比畫更值得投資)。
近年來不少億元瓷器拍品亮相,這一趨勢延續(xù)到剛剛收槌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前天,日本珍藏南宋官窯青釉八方瓶由上海龍美術館擊敗7位競投者以1.139億港元成交,為宋代瓷器第三高拍賣成交價。除此,成交的瓷器
拍品還包括清雍正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盌一對,以8980萬港元成交。自2005年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罐拍出過億天價后,這10年來成交的過億瓷器或許也能說明瓷器板塊市場演變軌跡。
明朝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重要發(fā)展階段,窯場數(shù)目增多,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類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過了以前歷代,展示了陶瓷業(yè)大發(fā)展的局面。由于制瓷工藝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實行“官搭民燒”制度,即
工匠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后,可以進行自由經(jīng)營,客觀上對手工業(yè)工人的積極性起到了促進作用。民窯不僅產(chǎn)量超過官窯,而且燒成了許多的可以與官窯相媲美的瓷器。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產(chǎn)的主流。
拍品分析
40年后,宋瓷“名媛”過億成交
在香港蘇富比春拍預展中便已顯示出今年的拍品主要集中在瓷器板塊,包括日本珍藏南宋官窯青釉八方瓶、清乾隆粉青釉浮雕“吉慶有余”青花描金粉彩“嬰戲圖”八方瓶和清雍正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盌一對等。
其中,日本珍藏南宋官窯青釉八方瓶預計成交價逾6000萬港元。此前拍賣市場通的趙宋官窯上品只有三件。而此次上拍的官窯八方瓶與2012年以2.0786億港元刷新宋瓷拍賣紀錄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來自同一日本私人
收藏——日本繭山龍泉堂。蘇富比亞洲區(qū)董事、中國藝術部大中華李佳告訴新京報記者,這件南宋官窯青釉八方瓶屬宋瓷中的“名媛”,1975年被收藏后再未釋出,為此瓷器收藏家都在等待它的出現(xiàn)。而此次亮相蘇
富比估價也是偏保守,為6000萬港元。不過拍賣現(xiàn)場,這件南宋官窯確實也展現(xiàn)其“名媛”魅力,共吸引了8位競投者競標,終劉益謙、王薇夫婦創(chuàng)辦的上海龍美術館以1.139億港元競得。這是劉益謙繼去年以2.8億港元競得
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后又一次在瓷器板塊中的億元之舉。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