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墻滲漏的常見部位與成因玻璃幕墻滲漏多發(fā)生在玻璃板塊接縫、開啟扇邊緣、陰陽角及預埋件周圍。其中,密封膠老化(占比 45%)、安裝誤差(占比 28%)、結構變形(占比 17%)是主要成因。例如,隱框幕墻的結構膠若施工時厚度不足 3.5mm,5 年后滲漏風險增加 60%。
玻璃幕墻補漏中的行業(yè)標準引用補漏施工需嚴格遵循:GB 50210-2018《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T 18575-2012《建筑幕墻工程檢測方法標準》、JGJ 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驗收時需對照標準逐條驗證(符合率 )。
隱框玻璃幕墻補漏的特殊工藝隱框幕墻補漏需先拆除失效玻璃板塊,檢查結構膠粘結面是否存在氣泡或脫膠。對于面積>1㎡的玻璃,需采用真空吸盤吊裝,新板塊安裝時結構膠厚度需控制在 6-8mm,并用定位墊塊確保膠縫均勻,21 天固化期內設置臨時支撐(承重≥玻璃重量的 1.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