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dāng)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錢加之有閑,“古玩熱”在神州大地的溫度于是便越升越高。據(jù)的《收藏》雜志統(tǒng)計,中國現(xiàn)有各類收藏協(xié)會、收藏品市場近萬家,各類專題和系列的收藏500多項,幾千萬收藏者熱衷此道,約占人口的3%。收藏品市場交易額龐大,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場交易額一年就有11億元人民幣,地下交易更是無法統(tǒng)計;2002年10月28日頒布的《文物保護法》允許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進行流通,使民間收藏更加火爆。
除了寄托情感,把玩古玩的過程本身也是一件賞心樂事。馬未都說“古玩是我成年后的玩具”。他認為:什么是“玩”?就像熟人一樣,你不但能了解他的家事,甚至也知道他的脾氣秉性和興趣愛好。再熟的人,你坐在屋里,他一說話,你就知道他來了。再進一步,他一咳嗽,你就知道是他。再熟一步,他不說話,你聽到他的腳步聲就知道是他。要“玩”就要達到這樣的程度
從玩古物、玩骨懂、玩古懂到當(dāng)代約定俗成稱為:玩古玩。古玩的樂趣就在于真假難辨,真假永遠像一個謎語??v然科學(xué)檢測手段再,終還是靠人眼來辨。古玩的奧秘就在于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樂趣無窮。正因為有了真與假之分,這就為藏家提供了一個施展眼力、財力、膽力的博大又深奧的舞臺,斗智斗勇斗眼的故事異常精彩。實際上玩古玩如上戰(zhàn)場,不過這個戰(zhàn)場屬于心理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