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布:短纖維絨,耐磨,回彈性高,耐磨性好。一般用于黑色金屬材料、有色金屬、熱噴涂涂層、鑄鐵、鋼鐵、鋁合金、硬質合金的拋光。搭配5μm金剛石噴霧拋光劑,可對陶瓷、氧化鋯、氧化鋁、軟質鋼、奧氏體不銹鋼、鐵素體鋼進行拋光。
植絨:短絨,進口密植布料,絨毛挺立性好。適用于鋼鐵、電子行業(yè)線路板、軟金屬的拋光。搭配3-5μm的拋光劑,可對中硬鋼、多孔陶瓷、不銹鋼進行拋光。
絲絨:短絨毛真絲料,絨面松軟厚實。適用于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熱噴涂涂層、鋼鐵、硬質合金、鑄鐵、灰鐵、球墨鑄鐵、多孔陶瓷、不銹鋼等材料。此款拋光布應用廣泛,常用于一般鋼鐵材料的拋光,但是不精密,像一些需要查看鍍層或者一些特殊材料的試樣是不能用它進行拋光的,需搭配幾種拋光布進行使用。
拋光布如何與磨拋機的換盤系統“緊密結合”,這是我們在選擇拋光布之初就要考慮的事情。進口拋光布有帶背膠的、帶磁性橡膠背襯和帶鐵盤的三種。
帶背膠拋光布:揭掉背膠,粘貼到鐵盤(普通鐵盤或帶特氟龍涂層鐵盤)或其它轉接盤表面使用,成本相對較低,包裝規(guī)格多為10片裝。
帶磁性橡膠盤背襯拋光布:直接吸附于磁性盤表面使用,更便捷,但成本要帶背膠拋光布,包裝規(guī)格多為5片裝。
帶鐵盤拋光布:拋光布的背面帶金屬盤,直接吸附于磁性盤表面使用,更便捷,但成本要前兩種拋光布,包裝規(guī)格多為5片裝。
拋光布的清洗與保管:
樣品制備完成后,后30秒用水沖洗拋光布以去除拋光布表面的研磨削及殘留的拋光液。這一步至關重要,不能馬虎,否則會影響到下次樣品制備的效果。拋光布清洗后放到瀝水架上瀝水,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拋光布放到瀝水架上一放了之,應當在基本沒有水流的時候,把拋光布平放,避免讓拋光布上的水流一直從同一個位置流出,這可能會導致這個位置的背膠比其它地方更容易開膠。
氈布是由纖維材料經濕壓、熱壓或者化學交聯而成的一種密實布料。氈布比較硬、抗壓縮性強,適用于需要更高壓力與磨料顆粒接觸的金相拋光工作,尤其適用于金相試樣中韌性較高的材料。
對于紡織類的布料,有精紡和粗紡以及精編和粗編的區(qū)別,通常粗編和粗紡對應的拋光液磨粒較粗,精編和精紡布對應的拋光液磨粒細。對于絨布則有短植絨和長植絨的區(qū)別。不同的編制工藝決定了布料的耐磨性和疏松程度,并直接影響拋光效果和使用壽命。
針對實驗室裝置的不同和便捷程度的需求,市場上的金相拋光布有:不帶膠拋光布(純布料)、帶背膠自粘型拋光布及磁性金屬背底的拋光盤。不帶膠的拋光布多自己剪裁用扣壓圈固定在手動磨拋機上使用,因沒有支撐,布料易皺且不方便清洗;帶背膠的拋光布可以自粘于盤面,拋光布表面能始終保持平整并容易打理清洗;而磁性拋光布擁有拋光布、隔離層和鋼背層,固定方式不僅簡單便捷、取放自如,還解決了耐磨差、防水差、易脫落等一系列問題。
金相拋光布是常用的耗材,金相制樣中試樣磨拋工作的目的是去除變形層(深干擾層)露出真實樣品并達到光滑平整的觀測表面。去除變形層后獲得平整光滑無劃痕的樣品表面叫做樣品拋光,通常使用拋光布盤+拋光液/膏/粉來實現。 拋光布也是依據樣品硬度來選擇的,選擇適合的拋光布是用來提高拋光效率,節(jié)約制樣時間的。不合適的拋光布也可以終完成拋光,但是會增加拋光的時間和操作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