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墻防水不是以地下水的高度為標準,而是室外地面高度為標準。根據(jù)《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要求,在地下室進行防水的時候,高度應高出室外地面500mm以上。實際工程可根據(jù)采用的防水材料性質、上部外墻結構情況進行處理。之所以高度要這么高,是為了地下室外墻能夠防地面水和雨水,另一方面若是屋檐滴水會濺到墻面,對墻根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地下室防潮有哪些有效方法
1、自然通風:如果是南北通透或者天氣晴朗室外空氣比室內空氣干燥,自然通風就能減少室內相對濕度。
2、空調:這個季節(jié)家里一般開空調,其實不一定開除濕,制冷的時候,效果就很好,濕度大的時候要盡量關閉門窗,防止?jié)駳膺M入。
3、干燥劑:在室內擺放一些吸附性強的干燥劑,常見的就是活性炭炭包,還可以在一些比較潮濕的角落和地面撒一些干燥劑,可以把樟腦丸打碎和活性炭粉一起灑在那里除潮,但是每隔一段時間更換一次干燥劑。
地面防水也是地下室防水工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主要采用防水涂料、防水瀝青涂料來施工,這種施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水滲入地下室,而且質量可靠,價格也不貴。但是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好在防水層上覆蓋一層砂漿,這樣可以增加防水層的強度和耐久性,防止防水層在使用中受損。
外墻防水做好后,裝室內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的施工團隊,在土建改造結束后,好將地下室的墻面和地面再做一遍防水處理,杜絕液態(tài)水滲透至室內。為防止裝修時龍骨和布線槽對防水層的破壞,建議對需要開槽布線或安裝龍骨的墻面新砌單面磚墻予以隔離,地面再澆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
外防外貼法,簡單說就是在底板鋪設卷材防水層,并且等到圍護結構墻體施工完后,再把立面卷材直接鋪在圍護結構的外墻面,然后采取保護措施。這種做法大的優(yōu)勢就是時間久了,墻體的混凝土會慢慢干燥,能有效防止室內潮濕。有一點需要注意,當基坑采取大開挖和板樁支護時,則需采取措施,以解決堵漏的問題。
滲排水防水也就是利用盲溝、滲排水層等措施,來排除附近的水源來防水。該方法主要適用于形狀復雜、受高溫影響、地下水為上層滯水,且防水要求較高的地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