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石修筑
此時它們既是工程上的實用建材,也是營造園林意境的裝飾要素。明代的造園理論家計成在《園冶》中說:“園林砌路,堆小亂石砌如榴子者,堅固而雅致,曲折高卑,從山攝壑,惟斯如一”,“路徑盤蹊,長砌多般亂石……湖古削鋪,波紋洶涌……路徑尋常,階除脫俗”,以石塊砌就的園徑能造成一種令人脫俗的清雅意境,所以他總結道“花環(huán)窄路偏宜石”。石材出于自然神工,它的質地、顏色、紋理、質感非人力所能及,自然造化的意趣。陳從周在談及施工用石時也說“冰裂紋鋪地取青石及黃石,雅潔易自由拼合”,以它為料鋪砌路面,既堅固不易受損,又具質感紋理,一派純樸天趣,可以很好地促成意境生成。所以園林建筑上應用這些石料,大多是按需粗刻成形,很少精雕細刻,不粉飾不涂圬,以露出的質地、紋理、色彩,求的就是人工中透出自然的韻味。這正是“”觀念在園林材料使用上的體現(xiàn)。
園林石“石”的虛用,正在其對“意”(神)的激發(fā)。析而言之,包括對情的激發(fā)和對理的挖掘兩個層面的統(tǒng)一。層面是指“石”所引發(fā)的審美感受,表現(xiàn)為主觀感情的流露。第二層面是指“石”蘊含的審美意蘊的闡發(fā),表現(xiàn)為審美感受的深化和審美聯(lián)想的拓展。正是這兩個層面煥神的虛用,才促成了意由景生、象外生境的虛境形成。
園林石“石”所具有的這些形式特征和象征意義使它成為中國古典園林中富內涵意蘊的造園要素:靜態(tài)中流貫著靈動,有限中寓含了無限,自然質素中糅合了人文情感。同時也正是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精神和審美特性使石成為自然的精靈,參與到園林意境中來,成為文人士子們在精神的后院與自然晤談的親密伙伴。
園林石,園中的石堅硬、峻拔、厚重,被比興地設置為巍峨的山岳,處處體現(xiàn)著陽的剛勁、雄渾。與此相反,水無定形,依勢順流,隨地賦形,時時體現(xiàn)著陰的柔弱、卑順。石喻陽,水喻陰,水石相依,剛柔相濟、陰陽化合。微風徐來,水波不興,水性靜極而欲動;千尋奇峰,亂石崩云,山形欲舞而靜止。
園林石太湖石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太湖石形狀各異,姿態(tài)萬千,通靈剔透的太湖石,能體現(xiàn)“皺、漏、瘦、透”之美,其色澤以白石為多,少有青黑石、黃石。
太湖石是中國古代的玩石、奇石之一。觀賞價值很高。因盛產出于太湖地區(qū)而古今,是一種玲瓏剔透的觀賞石頭。
太湖石重復,一石一座巧構思,自然天成,是疊置假山,建造園林,美化生態(tài),點綴環(huán)境的選擇。
園林石千層石是沉積巖的一種,其紋理成層狀結構,在層與層之間夾一層淺灰?guī)r石,石紋成橫向,外形似久經風雨侵蝕的巖層。小者兩三厘米,大者高一米以上。
千層石可用于點綴園林、庭院,或作廳堂供石,也可制作盆景,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