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楓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可達8~12m。干皮黃褐色或灰色,縱裂。當年生枝綠色,后轉為紅褐色或灰棕色,光滑。鱗芽端尖光亮。單葉對生,掌狀5裂,裂片全緣或僅中間裂片上部出現(xiàn)2小裂。葉基截形或稍凹,兩面光滑,偶見背面脈腋有簇毛。具長葉柄?;s性同株,頂生傘房花序,具花6-10朵,花黃白色,萼、瓣各5枚,雄蕊48枚。翅果,熟時淡,兩果張開成直角或鈍角,翅長與果體近相等?;ㄆ?-5月,果熟9-10月。
五角楓生態(tài)習性
耐陰性較強,喜側方庇蔭。喜深厚肥沃疏松之土壤,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干旱瘠薄,但長期干旱影響正常生長。根系發(fā)達,抗風力強,萌芽力中等。不耐澇,抗煙塵。
五角楓育苗地準備
五角楓育苗地實行秋深翻,春淺耕。秋耕的深度為25至30厘米,春耕的深度為15至20厘米。耕地時應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如圈肥、土肥、堆肥)3000至5000千克,性氮肥10至15千克,過20千克。同時用2%至3%的硫酸亞鐵水溶液4千克/平方米或5%至6%的1.5至2千克/畝,進行土壤消毒。
五角楓種子處理
采集種子的母樹一般選用10年生以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性狀優(yōu)良的植株。五角楓5月開花,10月果熟,當果實由綠變?yōu)辄S褐色時即可采集。采收的翅果攤曬3至4天,風選凈種,普通干藏。為促使種子發(fā)芽快而整齊,應進行低溫催芽處理。其方法是:在播種前30至40天,先用0.5%的溶液浸種2小時,取出后密閉30分鐘,用藥液浸完后把種子撈出,用清水沖洗2次,放入20℃的溫水中浸種24小時后撈出。選地勢干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地方挖坑,坑深0.6至0.8米(在地下水位以上),寬0.5米,長度視種子數量而定??拥闹車O排水溝??拥卒?0厘米厚的卵石,種子、沙子的體積比為1:2或者1:3,沙子的濕度為飽和含水量的60%,即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為宜。
五角楓幼苗期以氮肥、磷肥為主;苗木速生期氮、磷、鉀適當配合;苗木硬化期以鉀肥為主,停施氮肥。一般追施3至4次,追施化肥的方法應集中施用,采用溝施,將肥料施在根系附近。
根外追肥宜在陰天或潮濕的早晨進行,將肥料噴施在葉子的正反兩面,連續(xù)噴2至3次。一般尿素的濃度為0.2%至0.5%,每畝使用量為0.5至1.0千克;過濃度為0.5%至1.0%,每畝使用量為1.5至2.5千克。當年苗高40至60厘米,2年生苗高1.5至2米時可出圃栽植。
五角楓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褐斑病,多發(fā)生于6至8月的雨季。為了防治病害,可在幼苗全部出土后7至10天,噴灑0.1%的或采用五氯硝基苯混合劑,即五氯硝基苯三份、多菌靈與各一份,混合可殺死或抑制土壤中的多種病原菌。幼苗發(fā)病后來勢快,立即采取措施,噴布1:2:200倍波爾多液或五氯硝基苯混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