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世紀到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園林藝術發(fā)展史上的轉折期。造園由秦漢的圈地式開始向寫意式的山水經(jīng)營方向發(fā)展,逐漸注重造園的精神功能。造園設計開始化。在一些私園中開始有了單塊美石的特置。而且此時自然風景已經(jīng)被許多文人雅士所認識,并被他們組織到園林中,尤其在兩晉之后,山水風景園林更為盛行。假山疊石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主導地位逐漸得到確立,并開始轉向近景寫實的風格。
景觀石在裝飾美化環(huán)境的同時亦具有收藏的價值,景觀石的價值可從形、色、質、紋四個方面入手。
“形”,要求景觀石石形完整,多姿多態(tài),風情萬種,以天然為觀,石中則為奇。
“色”,以色艷為上品,物以稀為貴,通常有色的石材比較少。
“質”,以堅為要,以硬為妙,手感潤滑細膩為上。
“紋”,圖紋清晰,質紋流暢、線條柔和為上品。
黃蠟石因為有著狀感而得名,與其他園林常用景觀石不同,它整體看起來比較慰厚,棱角分明,雄厚沉實,因為它的平正大方,所以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不僅是有名的景觀石還是鼻煙壺的原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