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聚乙烯粒料、蒙脫土、復合型交聯(lián)劑在密煉機中進行密煉,由于復合交聯(lián)劑均為液體,密煉機轉子勻速攪拌混合,借助分子間作用力,交聯(lián)劑在聚乙烯與蒙脫土之間的粘著作用,液態(tài)交聯(lián)劑會很快的非常均勻地薄薄地涂覆在每一粒聚乙烯表面,納米蒙脫土也借助液體交聯(lián)劑均勻地被研磨粘附在聚乙烯顆粒表面。很快聚乙烯顆粒和蒙脫土在運動中因粒子間相互碰撞及物料與鍋壁以及攪拌轉子的運動摩擦和密煉機外部加熱而迅速升溫到 108 ~115C熔點熔融后,將抗氧劑等加工助劑按比例加入密煉機中進行短時低速攪拌,將所有的樹脂、助劑實現(xiàn)理想熔融共混。
聚丙烯(PP)具有、易成型加工、耐化學腐蝕性好、綜合力學性能優(yōu)良及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化工、建筑、家電、包裝、汽車等領域但由于純PP樹脂極限氧指數(shù)(LOI)低只有17%左右,本身易燃,燃燒時發(fā)熱量大,燃燒速度快,并易產生熔滴,從而限制了其應用,因此對其阻燃化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表面改性是指用物理、化學方法對粒子表面進行處理,有目的地改變粒子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如表面原子層結構和官能團、表面疏水性、電性、化學吸附和反應特性等。這樣各種表面改性劑與顆粒表面化學反應和表面覆處理改變顆粒的表面狀態(tài),提高表面活性,從而改善或改變粉體的分散性、和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等。常用的表面改性劑有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如油酸、硬脂酸等,偶聯(lián)劑,高分子材料等。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干法和濕法等。干法是粉體在加工過程中,利用高速混合機,在粉體表面包裹一層改性劑。濕法表面處理是直接把表面處理劑或分散劑加入無機阻燃劑懸浮液中,進行表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