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瓷器修胎規(guī)整,瓶、罐、壺等立器接口痕跡不明顯,盤子多有塌底現(xiàn)象,碗、盤類等足較直而且較高。官窯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兩種。以帶釉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黃色。俗稱“米糊底”,上手摸之,溫潤細滑,無粗糙感,為成化官窯器所特有風格。
成化民窯器雖比不上同時期的官窯瓷精細規(guī)矩,但在明代各朝中都是的。民窯瓷胎體單薄,質地潔白細膩,瓷化程度好,胎體較明初民窯明顯減薄。釉面光潤肥厚。罐等琢器講究修胎,接口不明顯,多砂底,釉底較少。碗的足跟細圓,足徑變小,足跟有一圈淡淡的枇杷黃窯紅,多釉底。
成化青花器形規(guī)整,莊重圓潤,玲瓏俊秀,制作精巧,表里如一,一改永宣以來雄健豪放的風格。胎體厚重的大件器物較少,多輕巧圓潤的小件,故歷來有“成化無大器”的說法。
因釉質肥腴,器物口沿下常見垂流形成的一圈堆積釉。這種堆積釉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個重要特征,后人仿造的多不成功。在鑒定成化青花瓷器時,可以通過觀察器物口沿下是否有堆積釉來輔助判斷其真?zhèn)?。如果有堆積釉,且釉質細膩、肥腴,呈半透明狀,迎光透視可見胎體泛出淡淡的肉紅色,那么這件器物很可能是成化青花真品。反之,如果沒有堆積釉,或者釉質粗糙、不肥腴,顏色不自然,那么就需要進一步結合其他鑒定方法來綜合判斷其真?zhèn)巍?/p>
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