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劑是潤濕劑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以調(diào)節(jié)液體表面張力,使得液體更容易濕潤固體表面。表面活性劑的選擇要考慮多重因素,如表面張力、泡沫度、溶解性等。常見的表面活性劑有非離子型、陰離子型和陽離子型等多種類型。其中,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對人體的性比較小,被廣應(yīng)用于醫(yī)藥、食品、化妝品等領(lǐng)域。
一般情況下,對疏水性不很強的藥物常用乙醇、丙二醇、甘油等與之研磨即可達到濕潤目的;而對于疏水性強的藥物或藥材,一般選用HLB值為6~15之間的表面活性劑。
根據(jù)給藥途徑 (1)在外用制劑使用的潤濕劑,包括表面活性劑和表面張力小并能與水混溶得到的醇類。 (2)口服制劑使用的潤濕劑,包括表面張力小并能與水混溶的乙醇、甘油、吐溫類等。 (3)注射給藥的潤濕劑,包括表面張力小并能與水混溶的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200~400等以及吐溫-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