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啟下和立成章是咸豐當十更大的魅力。在咸豐“家族”里,咸豐當十是小型的大錢,又可以說是大型的小錢,如果研究某一錢局的咸豐錢幣,不能忽視咸豐當十錢幣,無論是研究版別還是文字,在各種大錢里它們是“小弟弟”,相對于小平錢它們又是“大哥哥”,咸豐當十錢幣與各種大面值錢幣的風格一般比較相象,又具備一些小平錢的特點,所以是不能缺少的;同時它們又可以單作為當十系列的收藏,比起那些體積太小或者文字古怪的古錢幣,不需要費多大精神就可以辨認清楚,而且由于傳世多于出土,光亮亮的色彩更有說不出的漂亮,無論縱排還是橫列都不亞于任何一款其它錢幣。
當五十及以下計值稱為“咸豐重寶”,當五十計值稱為“咸豐元寶”,以區(qū)別于小平錢“咸豐通寶”。咸豐重寶當十錢雖然是咸豐大錢中計值較低的品種,但是由于鑄造時間早,流通區(qū)域廣,所以也是自古以來古泉愛好者關心并致力于收藏和欣賞的計值錢幣。在諸多咸豐大錢之中,應當推舉咸豐重寶當十錢幣為。鑄期長、數(shù)量大、版式多、流通廣,無一不在咸豐大錢中占據(jù)。自咸豐三年起,寶泉、源、直、薊、濟、德、陜、鞏、福、蘇、河、武、寶昌、川、云、浙、桂、黔、(寶安)迪、伊、阿克蘇、喀什、葉兒羌、庫車等錢局均先后鑄造咸豐當錢,并投入市場與小平錢同時流通。除了寶安錢局僅見部頒樣錢外,其它各個錢局均有大量不同版別,不同形式,甚至不同材質,不同大小的當十計值重寶。
咸豐重寶一直被收藏家們視作無價之寶。地域性政權發(fā)行貨幣的時間也相當短,加通地域狹小,所鑄貨幣價值不菲。另外,由于改行紙鈔,銅幣發(fā)行量較少,故價格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