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與周圍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而且,從古至今,裝飾性都是都是雕塑的功能之一,當代社會,它的這一功能有了更多的發(fā)揮,尤其在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中,雕塑的數量、位置、形態(tài)對整個小區(qū)的布局,以及小區(qū)環(huán)境氣氛的營造有著的作用。這是因為,與其他環(huán)境相比,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更強調營造一個能夠便于人們交流的場所,需要一個充滿活力的場所,因此,小區(qū)景觀中的雕塑作品應當圍繞這個主題來展作。
只要有人的存在,無論在建筑內,在居住小區(qū),在城市中心,還是在其他娛樂場所,人及其他的活動總是吸引著另外一些人。人們被另外一些人所吸引,就會聚集在他們的周圍,新的活動又會萌發(fā)。所以,人們總是愿意到有東西看,有事情發(fā)生的地方去。比如,如果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一條荒蕪凄涼,一條充滿活力,那么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多數人會選擇后者。
小區(qū)景觀中的雕塑作品要想充分體現出增強環(huán)境活力的作用,好的方式就是引導和鼓勵居民近距離接觸雕塑,不僅要觀察、欣賞和觸摸它,還要鼓勵人們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它,并在使用過程中實現雕塑作品與居民的互動、交流。
為了打造更具科學、更合理、更藝術的空間環(huán)境,當代雕塑創(chuàng)作者和環(huán)境設計者應當共同攜手,將的傳統(tǒng)文化融入到雕塑創(chuàng)作、景觀設計中,進而打造出更具中國特色的雕塑作品,創(chuàng)設出更加宜人的城市景觀、園林景觀、小區(qū)景觀等。
蓮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蕓、水目、澤芝、水華、菡萏(hàn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環(huán)、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宮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紅蕖、溪客、碧環(huán)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靜客、翠錢、紅衣、宮蓮、佛座須等
荷花專類園,中國荷花專類園有三種:一是像武漢東湖磨山的園林植物園,園中開辟一處以觀賞,研究荷花為主的大型水生花卉區(qū);二是像南京莫愁湖,杭州新“曲院風荷”這類是以荷花欣賞為主的大型公園;再一類就是以野趣為主,旅游結合生產的荷花民俗旅游資源景區(qū),如廣東三水的荷花世界,湖南岳陽的團湖風景區(qū)。
在山水園林中作為主題水景植物:俗話說,“園無山不壯,山無水不麗”,用荷花布置水景,在中國園林中極為普通。江南一帶名園,多設有欣賞荷花風景的建筑,揚州的瘦西湖在堤上建有“荷花橋”,橋上玉亭高低錯落,造型古樸淡雅,精美別致,與湖中荷花相映成趣,是瘦西湖的風景佳處,岳陽金鶚公園的荷香坊臨水而建,與曲欄遙相貫通,香蒲薰風,雨中賞荷,深受群眾喜愛。
蓮花有五色:白、青、紅、紫、黃,稱為“五種天華”。其中白、青兩色受青睞。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生長于佛國,人世間難以見到,故又稱“希有之華”。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yōu)缽羅。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經中稱之為“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舍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并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26]
在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中,據說晴雯死后變成芙蓉仙子,賈寶玉在給晴雯的歿詞《芙蓉女兒誄》中道:“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彪m然后世的紅學們都認為這不過是作者借詠晴雯之名而贊黛玉之潔,不過無論如何荷花總是與女兒般的冰清玉潔聯系在一起的。 [26]
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薄吧徸印奔础皯z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