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晶石粉又名天然硫酸鋇,產(chǎn)品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氣鉆井泥漿的加重劑,生產(chǎn)立德粉或作為X射線的屏蔽劑用于醫(yī)學、原子能工業(yè)、車輛制動材料、包裝帶、油漆、醫(yī)院防輻射重力墻等行業(yè)。
重晶石主要用于石油、化工、油漆、填料等工業(yè)部門,其中80~90%用作石油鉆井中的泥漿加重劑。表3列出了它的主要用途。重晶石粉:重晶石粉又名天然硫酸鋇,產(chǎn)品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氣鉆井泥漿的加重劑,生產(chǎn)立德粉或作為X射線的屏蔽劑用于醫(yī)學、原子能工業(yè)、車輛制動材料、包裝帶、油漆、醫(yī)院防輻射重力墻等行業(yè)。
重晶石粉,又稱硫酸鋇粉,化學組成為BaS04,晶體屬正交(斜方)晶系的硫酸鹽礦物,具有密度大、化學性質和熱學性質穩(wěn)定等特點,主要用于石油、化工、油漆、填料、造紙、橡膠、塑膠等工業(yè)部門。天然的重晶石主要成分是硫酸鋇(BaS04),并且含量不低,可以達到95%以上。但由于其含有鐵等致色物,使重晶石的顏色較差,白度不足。
現(xiàn)有技術中,關于重晶石的提純增白技術,已經(jīng)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采用硫酸與重晶石粉反應,或采用鹽酸與重晶石粉反應,可以適當提高重晶石的白度,但是硫酸或鹽酸處理存在腐蝕性大,環(huán)保性低,廢液不易處理的問題。
重晶石粉屬于無機礦物,即使將其白度增加,其與油漆或涂料等的有機物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化學結構和物理形態(tài)上存在差異,兩者的表面性質不同導致其相容性和親和性會有差別,在作填充料時,很難均勻分散而影響復合材料的機械性能,從而難以發(fā)揮無機填料的功能性、表面活性和小尺寸等優(yōu)良特性,影響其在油漆或涂料等領域的應用。
粉末的表面改性是指需要改變粉末表面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以滿足現(xiàn)代新材料的發(fā)展,適應新技術和新工藝。粉末的表面改性技術在中國的發(fā)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天然重晶石粉體表面改性是指通過物理、化學、機械和其他方法進行的粉末表面的處理,根據(jù)不同的應用需要改變重晶石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或它以一種新的功能,以滿足現(xiàn)代化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發(fā)展應用。
天然重晶石粉的表面改性技術分為濕式和干式兩種方法。干法改性工藝是指在干燥狀態(tài)下的粉末或干燥后的分散體的表面改性,同時添加表面改性劑,在一定溫度下進行表面改性過程。無機粉末的表面物理涂覆、化學包覆、機械化學和部分膠囊化改性常用這種工藝。濕法改性過程中固定比或漿液的固體含量為添加表面改性劑和添加劑,在粉末表面的攪拌和溫度條件下的變形過程。濕法工藝中通常使用的反應罐,包覆改性后的過濾和脫水。通過該方法改性的沉淀反應包覆的無機表面改性劑的使用。
改性通常使用金屬粉末的表面改性,如硅烷,鈦酸鹽,鋁酸鹽,鋯鋁酸鹽,有機鉻等偶聯(lián)劑,有機鹽和其他類型的表面活性劑,磷酸酯,不飽和有機酸,水溶性聚合物。因此選擇的范圍大,實現(xiàn)應用時要考慮表面性能,改性的產(chǎn)品的質量要求,使用表面改性技術,表面改性劑的成本等因素等。
重晶石粉廣泛用做涂料、橡膠和塑料的填料,但由于表面的親水性,使其在有機體系中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要進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在有機體系中的分散性和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