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絲籠組裝:
(1)石籠單元是成套運至工程現(xiàn)場的。施工人員將各片直立,確保各片在準確的位置。
(2)綁扎石籠的四個角點,綁扎可以采用綁扎絲或者金屬環(huán)扣。
(3)用綁扎絲或者金屬環(huán)扣將隔片和網身進行連接。
采用的鉛絲石籠的常見結構型式為:鉛絲籠由雙扭絞六邊形金屬網箱內裝塊石或卵石形成柔性防護結構。柔性防護結構具有抗沖刷能力強、自透水性、整體性強、抗風浪性強、施工簡便等特點,對于邊坡高、坡度陡、土質較差等比較難于治理的岸坡具有良好的防護功效,同時生物易于棲息的多孔隙結構,幾年之后,非常容易恢復生物植被,形成良性循環(huán)工程,常被用于自然性生態(tài)溝道建設中。
生態(tài)性分析:
生態(tài)穩(wěn)定性分析:
由于鉛絲石籠內存在較多的填石孔隙,可以實現(xiàn)河水和結構后土體的自然交換,增強水體的自凈能力,改善水質;還可以為各類水生動植物提供生存空間,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建設生態(tài)水利工程。
透水性分析:
鉛絲石籠護墊具有天然的透水性,可以迅速降低結構后填土內由于降雨等原因導致的過高地下水位,消散孔隙水壓力,維持土體強度,降低發(fā)生滑坡的危險;還無需傳統(tǒng)結構的排水設施,降低了造價,加快工程進度。
生態(tài)整體性分析:
鉛絲石籠 單元在工地現(xiàn)場組裝成型,綁扎成整體,為柔勝防護結構,既可以適應河床的變形,又可以適應地基的不均勻沉降,體現(xiàn)了其對工程場地的適應性。
鉛絲籠的用途多樣化:廣泛用于高速公路、鐵路護欄、邊坡防護、邊坡綠化、山體沿面、掛網噴漿、井巷防護、建筑、養(yǎng)殖用網、動物園圍欄、草原圍欄、山坡網箱、抗洪網箱、護堤欄網、控制和引導河流走向、泄洪壩和導流渠、巖崩防護、大橋保護,固土結構,擋土墻,防止水土流失、海濱防御工程、港口工程等。
鉛絲籠的施工方法:
1)采用反鏟挖掘機按設計要求進行土方開挖,人工配合修整至設計要求的坡比。先施工護底鉛絲籠石,再施工護坡鉛絲籠石。
2)鉛絲籠制作。鉛絲籠從廠家購買。廠家根據(jù)設計圖紙尺寸加工制作成型,從廠家采購定型產品,應進行質量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運到現(xiàn)場打開,除頂蓋外其他面與中間隔片進行綁扎,綁扎采用2.2mm的同材質線材,間距為300mm。每個折疊面的90°轉角處用木錘敲擊,使轉角處成直角且平整。
3)填充塊石。采用人工進行填充。先將大的塊石填至四角部至設計厚度,再填充中間部位,以鉛絲籠實體形狀規(guī)整,填充的塊石間應密實、平穩(wěn)、表面平整,塊石間空隙可用碎石(碎石的粒徑大于網格尺寸)填塞,且石塊大口面盡量向上放在面層。
4)鉛絲石籠封蓋。填充塊石并鋪砌平整后,將頂蓋周邊與箱體四周、頂蓋與中間隔片每300mm間距進行綁扎,確保單個鉛絲籠整體的牢固性。
5)籠體與籠體間的連接。每相鄰籠體的接觸面采用相同材質的綁線,每300mm間距進行綁扎,以整個護底護坡整體一致性。
鉛絲籠結構是一種新型的柔性護坡結構體系,凍脹適應性好,能夠適應寒冷地區(qū)氣候環(huán)境條件,且該結構屬于多孔結構,透水透氣性好,便于河水與堤岸間的物質能量的交換,維持自然的連通性,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防護效果,可以對較寒凍地區(qū)河流岸坡的生態(tài)修復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