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降水井的施工方案: 一、工藝流程。 放線定井位-鉆機位鉆孔-吊放井管-填充濾料;安裝排水總管洗井試抽水正常抽水。 二、施工順序。 1、放線定井位。 2、放樣、鉆孔至設計深度。 3、安裝φ400無砂濾管或橋式濾管(井管類型還有其他多種形式:鋼筋籠、UPVC等)。 4、井管底端封口接頭應牢固防止反砂。 5、在孔壁與砂管之間填充濾料接近井口一定范圍內(一般是填土區(qū)域內)采用粘土填實封嚴。 6、空壓機洗井至水清。 7、沉放潛水泵(進水口)至井底2.0m處敷設集水總管用抽水管與泵連接。 8、試抽水檢查井管是否漏水、水泵是否反轉。 9、測定每個管井初始水位和流量進行正式抽水。 10、正常抽水監(jiān)測。 三、質量控制。 1、無砂濾水管通暢,濾料粒徑均勻,含泥量少,均應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好井徑-井深和井距。 3、無砂水泥管接口用塑料布封嚴。 4、每打成一眼井要進行質量檢查驗收-孔徑偏差≤10cm,垂直偏差≤5井深偏差≤20cm。 5、洗井后泥砂含量控制在10以內。 6、抽水期間應經常檢查抽水管和水泵有無故障經發(fā)現應及時修理或更換,并應經常檢查抽水情況,防止無水燒壞水泵,影響降水效果。 7、在全部打井和抽水過程中有人負責,做好成井記錄和抽水記錄以成井質量和抽水正常。
工程降水井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和排放雨水,以避免雨水積聚和造成洪水。它們還可以用于收集和排放污水和其他液體廢物。在城市環(huán)境中,工程降水井通常與地下管道網絡相連,以便將收集到的水排入下水道或其他排水系統(tǒng)中。
工程降水井的目標均當為全程降水:從基坑開挖、主體施工直至防水層完成、回填土畢。目前的實際操作中,降水井一般只工作到底板澆筑完成,后續(xù)排水交給明溝排水系統(tǒng)。降水井多設在基坑周邊,較大工程常在底板內低處加設多處。該處降水井不可避免地穿過底板防水層,形成薄弱點,施工采取的措施只是機械地套用規(guī)范圖集,在降水管中部焊置鋼板止水環(huán),以延長滲水路線。降水井四周易積水之基坑,埋設導流管,使坑槽可能的積水都能自動導入降水井并及時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