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
(1899.5.10~1983.4.2)
今天(4月2日)是張大千逝世35周年紀念日,張大千不僅是世界的書畫家,也是書畫界公認的壽星,他活了84歲,在七八十歲的高齡仍然創(chuàng)作出了不少出色的畫作。
人們普遍認為,張大千健康,與其一生致力于研究書畫藝術有很大的關系,與其科學的飲食和運動之道也是密不可分的。
齊白石以畫蝦為,也喜畫蝦。自言:
春水漲時,多大蝦,予少小時,以棉花為餌,戲釣之。今越六十余年。故予喜畫蝦,未除兒時戲弄氣耳。
齊白石的蝦至今也很難能有人。此幅“化楠”上款的《蝦》為齊白石九十二歲所作,游動的蝦群形神兼?zhèn)?,水墨靈通。齊白石畫藝高超,在勤奮,在揣摩,在學習,曰:“須對物寫生,不僅形似,無論名家匠家不得大罵”。又答友人:“家園有池,多大蝦。秋水澄清,常見蝦游之變動,不專似其形?!?br />
正所謂:凡大家作畫,要胸中先有所見之物,然后下筆有神。
范曾先生出身于中國延綿450年不斷十三代詩人的文化世家。他于文、史、哲諸領域博古通今、通郵中西,提倡“回歸古典、回歸自然”,身體力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的美學原則,對中國畫的發(fā)展厥功至鉅,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先河。他的文、史、哲著述中,所透露的人文關懷為國內外學界所共稱,而其文章之雄奇優(yōu)美,多次被譽為海內之。作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化特別顧問,曾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fā)表“回歸古典、回歸自然”“趨近自然”“根本善”的專題報告。1984年,日本岡山縣建立范曾美術館,為中國于世界享此殊榮者。1986年,范曾先生捐建南開大學東方藝術大樓。范曾先生宅心仁厚,慈愛博施,曾被命名為“中國慈善家之ー”。
范曾先生筆耕不輟,著作等身,著有《大丈夫之詞》《中國畫研究法》《經(jīng)史漫步》《范曾詩稿》《莊子顯靈記》《范曾簡墨》《尊賢畫集—范曾與八大山人神會》《范曾詩文集》《范曾詩稿》《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老莊心解》《論文學》《趨近自然》《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大木蔥蘢》等約150部,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130部。
范曾先生有二十四字自評:癡于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
書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