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北京春拍“保利”和“匡時”兩個同時都推出了“近現(xiàn)代文人瓷專場”,并一貫將晚清淺絳彩劃入“近當代陶瓷”范疇。然而對這個名詞的定義,總感覺有些不妥。“近當代”從學術上定義一般是指民國到解放后和現(xiàn)代的一個時間段,晚清的瓷器并不應該包括在內(nèi)。很多人都是拍賣之后才發(fā)現(xiàn)竟然這場拍賣還有晚清淺絳和民國新粉彩瓷器,而這些精彩的拍品排序很后。關于拍品的科學拍序問題,感覺很多拍賣行很有必要進行優(yōu)化調(diào)整。就我自己而言,收藏的近代瓷器是以80年前為界限,也就是晚清淺絳、民國新粉彩、一直到567瓷器,當代并非本人的涉獵范圍,所以因為信息不合理沒有注意到自己喜歡的藏品而錯過此次拍賣。
567瓷拍賣榜第14名 1965年作 近代 余文襄 粉彩雪景圖盤
估價:RMB 700,
成交價:RMB 897,000
拍賣會:北京匡時2013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567瓷拍賣榜第10名 文革瓷 7501釉下紅梅筆筒
估價:RMB 400,
成交價:RMB 1,265,000
拍賣會: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