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速機維修,根據(jù)行走減速機軸承負荷選擇潤滑油時,對重負荷應選針入度小的潤滑油。在高壓下工作時除針入度小外,還要有較高的油膜強度。不同的潤滑油禁止相互混合使用。油位螺塞、放油螺塞和通氣器的位置由安裝位置決定。
在減速機運行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其運行情況,如是否有異常的噪音、振動或溫升等。如有異常情況發(fā)生,應立即停機檢查,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問題。
檢修減速機的齒軸:
(1)有拉扒器和壓力機將齒輪拆卸掉,清洗干凈;
(2) 對齒輪徑向跳動進行測量,允許范圍為:0.02—0.05mm;
(3) 觀察齒輪齒表面磨損情況及有無變形、退火、斑點、掉皮等現(xiàn)象;
(4) 對磨損嚴重、測量尺寸超過允許范圍的應予更換;
(5) 新齒輪裝配時,齒輪孔與軸符合要求,齒輪基準面與軸肩(或定位套端面)應貼合,齒輪基準面與軸線要垂直;
(6) 相互嚙合的圓柱齒輪副的軸向錯位應符合標準,當齒寬B≤100 mm時,軸向錯位應小0.05B,當B≥100mm時,軸向錯位應小于5mm;
(7) 圓錐齒輪應按照加工配對對號安裝;
減速器輸入軸的修理步驟
①根據(jù)減速器工作的故障情況將減速器與電動機,減速器與工作機分離。
②將輸入軸從減速器上拆下,同時將軸承端蓋從輸入軸拆下,在拆卸前對軸承端蓋和軸承座的相對位置進行標記。
③將圓螺母圓錐滾子軸承及軸承擋圈同時拆卸。
④對拆卸的所有零件進行清洗。
⑤檢查軸承的磨損情況及用百分表測量軸向和徑向游隙。當游隙在標準規(guī)定的范圍時,可通過調(diào)整的方法減少游隙,如超出規(guī)定時,證明軸承已嚴重磨損更換。
⑥檢查軸傘齒輪的磨損情況及用齒后卡尺測量固定弦齒厚和公法線長度。
減速機輸出軸的修理步驟
①拆卸下箱蓋后,檢查大齒輪嚙合情況,包括嚙合面積、嚙合齒側(cè)間隙。
②檢查兩端軸承的磨損情況。如磨損嚴重,則應進行更換。
③將輸出軸上軸承和齒輪拆卸下來。
④對輸出軸所有零件進行清洗。
⑤檢查大齒輪的磨損情況及用齒后卡尺測量固定弦齒厚和公法線長度。
⑥在檢驗平板上用百分表測量軸承的徑向游隙和軸向游隙。
⑦檢查軸安裝齒輪處的徑向跳動和軸線方向的全跳動;變形超差對軸進行校直,無論采用壓力校直或熱點校直都去應力回火200℃。
⑧如齒輪齒側(cè)增大超差或公法線長度加大,則應對軸承座孔進行修整(刮削),采用鑲套法。
減速機的維護保養(yǎng)方法如下:
檢查減速機的安裝狀態(tài),如固定螺栓的緊固程度,減速機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等。
確保減速機的通風孔和透氣孔暢通,避免過熱。
檢查減速機的油位,確保油位正常,且油質(zhì)良好。
定期更換減速機內(nèi)的油,一般情況下,長期連續(xù)工作的減速機可6~8個月應更換一次油,而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的減速機可10~12個月更換一次。
檢查減速機的傳動部件,如齒輪、軸承等,是否需要添加潤滑劑。
對于采用油池潤滑的減速機,應定期檢查油池的油量,并確保油池內(nèi)的油位正常。
對于采用循環(huán)油潤滑或加冷卻管的油路潤滑的減速機,應定期檢查油壓、油溫、冷卻器等部件是否正常。
定期檢查減速機的運轉(zhuǎn)狀態(tài),如是否有異常聲音、振動、異味等。
如果發(fā)現(xiàn)減速機出現(xiàn)故障,應及時停機檢查,并按照維修手冊的要求進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