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心語者心理,關于兒童青少年心理、精神
的問題,問吧!
我是心語者心理,醫(yī)學博士,副主任醫(yī)師。我在傳
統(tǒng)的封閉病房工作過,在國內(nèi)領域的研究團隊
待過,曾著力于精神障礙、情感障礙的早期識別與
干預,特別是兒童青少年人群中的早期識別、早期
干預。目前,全力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領域。
我擅長兒童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評估,各類兒童青少
年心理精神問題的診治,如多動癥、孤癥、學習
困難和情緒障礙等。
關于自閉癥(孤癥)、注意力障礙、多動障礙、
學習障礙可以問我;情緒障礙、抽動癥、精神疾病
遺傳風險,也可以問我。親子教育、夫妻關系,涉
及心理溝通的問題,都可以問我。如果你是一個低
年資的精神科,如何在道路上發(fā)展,我也可以
給建議。
心語者幸福心理 -04-10123
感謝你的提問!
就像你說的,社會文化當中存在很多偏見,這當中就包括性別偏見,比如女性就應該是情緒敏感的、照顧人的、外表吸引人的,而男性應該是身體強壯的、情緒情感不外露的、意志堅定堅強的。但許多研究都表明,如果單純?yōu)榱藵M足這些性別偏見而往上靠,無論對于男
性女性的身心健康都是沒有好處的。
隨著國際上女權運動的發(fā)展,這樣的刻板印象逐漸松動,它們的不合理性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相信你身邊的同齡人很少再會因為你不夠敏感,而覺得你都不配做女性了。
但這樣的性格人格特質形成背后有成長過程中整體歷史文化的原因。小的時候長輩希望女孩是“乖的”“懂事的”,這背后一部分潛臺詞就是能看臉色、對別人的情緒和反應要敏感,而男孩則是“皮一點挺好的”。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很多。
但這既然可以后天形成,也可以再二度自主改變,只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時間和環(huán)境。
你能意識到這背后有性別刻板印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了。
其次,你可以先理清對自己真實重要的關系和職業(yè)/人生目標,從重要到不重要做一個程度排序。很多時候所謂敏感是因為在乎的人和事太多。
此外,遺忘是一項特別重要的技能。找到阻礙自己遺忘的障礙,也能幫助你扔掉一些腦子里的垃圾,排除毒素一身輕松。
鈍感力其他的部分更類似一些人際交往技巧,相信是你有了這些基本的價值觀之后可以自主練習體驗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心語者幸福心理 -04-1243
因為朋友的身份限制,您的朋友對您會有一些先存標簽,也會擔心有些事情說了之后您對他的評價,或是潛意識想要利用這些。
這些由于朋友關系先存的偏見是無法跨越的。這也是為什么心理咨詢師也不能給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做咨詢。所以也建議您的朋友找到適合自己的存在主義或是精神動力學派取向的咨詢師。通常有這兩個學派相關培訓背景的咨詢師更擅于協(xié)助來訪者探索并重塑更穩(wěn)定的
意義感、價值感。
從朋友的角度可以以傾聽和認可對方的情緒為主。相信他也不是為了尋求解決方案來和您談話的,因此也不比急于安慰或強加希望感,讓他覺得好像不開心是錯的,我“應該”要更好的,反而加深自責或自愧的情緒。
1年